
ThinkPlus全向麦音响评测
产品亮点及建议
ThinkPlus全向麦音响很适合经常需要小型会议记录,转录,翻译的商务人士,很适合企业采购。
使用过程及感受
自商务时代之后,各家企业对于会议记录的需求直线上涨,但却一直都没有优秀的一体化解决方案,各大品牌销售的“全向麦克风”能做到记得清、分得清,但是并没有软件配合,不能实现转录、翻译

这次Think团队利用了自家深厚的人工智能和软件功底,推出了Thinkplus Pocket,意在简化小型会议桌面空间,同时实现指向性收录、转写、翻译的功能,继续完善Think商务家族的生态。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“记得清”,麦克风离发声物体越远,就越难得到高质量的收音,当环境噪音逐步加大的时候,甚至都很难听得清,也就没办法谈记得清了。想得到最佳的收音质量很简单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离声生物体足够近,鹅颈、枪麦这种直接指向发言人的麦克风收音效果最好,抗噪音能力也最强,但是这需要搭建收音设备,不仅价格高昂,还不方便、美观。


怎么解决?最简单粗暴的办法,就是增加麦克风数量,或者说搭建麦克风整列,Pocket就使用的是双麦克风阵列的方案,虽说Pocket这套双麦克风阵列是“阵列”要求的下限,但通过比较声音到达两个麦克风的时间、波纹,通过自家算法的处理,最终确定发言者的方位,再对回声、环境噪音的进行抑制,最终实现了打不过手机的收音效果,秒杀手机的降噪效果和辩位能力。

Pocket的最大拾音半径大约是1.5m,比较适合人数在4~6人的小型会议,也就是说这是一款定位中低端的产品,在未来,Think团队可能还会推出拾音半径覆盖更广的中高端产品,并且支持拓展、串联,甚至是更强大的算法,时至今日,Pocket还是一款“处世未深”的产品,甚至适配的软件上都告诉你,这款产品仍处于推广期,也许在未来固件更新之后还能有更好的降噪效果,但是收音效果就几乎不会有太多改善了,毕竟这些录音的采样率只有256Kbps,想有一个好音质是不大现实的。

解决了“记得清”之后,需要解决的问题是“转得准”。 256Kbps的采样率放到今时今日听起来真的算不上享受,但是至少是能清晰分辨对话内容的,毕竟一段录音并不能做成通俗易懂的会议记录。为了测试Pocket的转录准确率,我找出了压箱底的《挪威森林》稍微读了几段(以下是原文)

“可以了,谢谢只是有点伤感,it's all right now,thank you,i only feel lonely in lonely. well,i feel same way,same thing,once in a while.i know what you mean.说罢,他摇了下头,起身离座,转给我一张楚楚动人的笑脸,i hope you'll a nice trip.” 哪怕是含有部分英文、多音字、标点符号,在测试段落中,Pocket+Thinkplus会记也能将转换准确度控制在95%以上,只要交谈双方的普通话、英语足够标准,转录准确率还是很不错的。真正惊艳到我的,是它结合前后文和识别中英文混杂的能力。






